刘松论文《巧用成语典故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》

 

巧用成语典故    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 刘松

 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,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。因此,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政治课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。社会在向前发展,教学必须创新。教学创新需要批判精神,需要我们不把教材、经验当典故,而是当成交流、研究甚至批判的对象,勇破常规、大胆求异。任何有益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方法都应该实践。成语、典故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,通俗易懂、生动活泼,为学生所喜闻乐见。在教学中,巧用成语、典故,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、深奥的道理通俗化、枯燥的理论趣味化,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。如果在此基础上,选择一些成语或典故,针对其观念已显得陈旧或传统理解原本就欠准确之处,反其原意而赋予了新的创意,进行逆向思维训练,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,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。
  逆向思维,就是将原有的结论或思维方式予以否定,而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,从而获得新的思维形式。传统的思维模式为由“因”至“果”,逆向思维则表现为由“新因”至“否定旧果”,或由“新果”至“否定旧因”。鲜明的表现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。往往随着“批判”的完成,一个尚未被人类所发现的全新的结论就随之而形成了。这正是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所必须追求的,我们必须培养一种立足现实、面向未来的态度、一种关注祖国和民族利益以及人类命运的意识,必须让学生学会提出、识别、评价尚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的问题,必须具有一种批判的,审慎的、开放的眼光,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。正因如此,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。
  “邯郸学步”的辩证法
  相传战国时期,赵国的都城邯郸人很讲究走路的姿势和风度,走起路来,步子迈得十分优美,名扬列国。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,对此非常羡慕,于是不远千里,来到邯郸,向那里的人学习走路的样子,尽管他尽力模仿、亦步亦趋,耗尽九牛二虎之力,结果,他不仅没有学会,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光了,最后简直到了爬着回去的地步。他这个狼狈相,成为当时人们的笑料。传统的释意,比喻模仿别人不成,反而连自己原来会的也丢了。我们让学生进行逆向辨折:首先,燕国寿陵人听说邯郸地方的人走路姿势轻盈优美,就不顾路途遥远、不辞辛苦前往学习,这种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,于己有益、于人无损,值得如此讽刺吗?其次,寿陵人不去邯郸学步,路也走得下去,生活也过得下去,而他却不愿意故步自封,这种随时随处都能发现自身不足而虚心好学的精神,不是很值得当代人学习吗?再次,寿陵人学步未成,连原有的步伐都忘了,只好爬着回去,结局虽然意在嘲讽,但却提醒我们,凡事不可半途而废,浅尝辄止,以免弄巧成拙。最后,寿陵人虽是学步不成,但精神可嘉,他毕竟超越了“旧我”,战胜了“旧我”。即使他暂时未能学会、或未能完全学会,但具有这种精神的人,是不可能最终连走路都学不会的。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,在某种意义上说,就是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互相学习、共同发展的历史。当今世界,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,我国实行对外开放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,不正是“邯郸学步”式的“不耻求学”的勇气和精神的表现吗?如果我们故步自封、得过且过,哪有今天繁荣昌盛的小康生活。当然,我们不会象寿陵人那样生吞活剥、全部照搬,人家的长处要学,自己的长处不能丢,取人之长、补己之短,用人之力、兴我之邦。
  “悬梁刺股”不可取
  《战国策》中记述:“苏勤读书欲睡,引锥白刺其股”。又《太平御览》中曾引《汉书》所述:“孙敬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首,悬屋梁”。后来,人们就以“悬梁刺股”来形容勤奋好学。其实,这种学习精神虽然可嘉,但其方法不足可取,因为它的效率不会高,而且时间一长,会伤害身体,得不偿失。一个人在学习时必须用脑,长时间从事某一项用脑的活动,只会造成极度疲乏。此时,单靠外界强烈的刺激,迫使大脑仍处于持续兴奋状态,久之,必然出现神经衰弱等疾病,不但不利于学习,还影响身体健康。当代社会,要认真学习必须提高学习效率,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,用“悬梁刺股”的手段来苦学,决非聪明之举。
  “不以规矩,无以成方圆”
  传统的释意是不用圆规和曲尺,就画不成方和圆。从字面上看,这是一种数学技术,实质上是说话办事情都要遵守规则,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方式。规则对现实世界很重要,但不能由此一概而论,形成僵化的思维定式,“不敢越雷池半步”,在学习领域、学术领域、创作领域、以及一切需要创造性思维参与的活动中,这一典故就可能成为一种束缚和枷锁。
  在逆向思维训练中,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在训练中的思维运动轨迹,坚持矛盾的对立和统一,要求学生对该成语或典故中的传统思维模式完成否定式的逆向辨析;另一方面,还要注意把握其思想倾向,即学生的逆向思维应当比原成语或典故的见解更为深刻、更有积极意义。因此,在训练中还须注意防止以下不佳的表现:
  第一,“曲解”型,逆向思维的特点是注重于对传统思维模式作反向运动的思考,即这一训练的前提是要紧扣传统思维模式。失去了这一点,也就谈不上是逆向思维,即使表述言之有理,头头是道,也不能视为达到要求。如有的学生对“翁中捉鳖”作逆向思维表述,该成语的传统释意是比喻所欲得者已在掌握之中,但该学生解释为利用权势为所欲为,然后从任何有权势者都不应为所欲为,也不可能为所欲为的角度展开论证,这样的表述已失去了逆向思维训练的特点。
  第二,“抬杠”型,即学生抓住一个成语典故,硬性逆向辨析,表现出一种争强好胜的特点。如有的学生对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作逆向辨析,“善有恶报、恶有善报”尽管其表述的内容,也是从古至今,有例有据,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。但从思维轨迹的角度看,属于比较表面化地、浅层次地思考问题,其创意不能算是正确的。
  第三,“消极”型,即原成语典故对人生是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,而学生逆向辨析,反而在原有的积极意义上倒退了。如有的学生选“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”,作逆向辨析,“亡羊补牢,为时已晚”,其思想倾向的消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
  总之,在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中,教师必须把握好尺度,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,不要轻易相信“只有一个答案”的结论,重视学生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”思维模式的构建,彻底打破单向思维、定式思维的束缚,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社会现实问题,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,“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”。把兴趣、成功、审美、创造、理解、尊重和信赖贯穿于整'个教学过程中,培养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。

蜀ICP备17030105-2号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(c) 2020-2023

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

策划:信息科 前端:杨婳 编程:袁武廷